频响法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的详细视频已经上传,我们的视频将带您领略产品的独特设计、卓越品质以及出色性能,让您对它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以下是:频响法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的图文介绍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一、仪器概述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根据对变压器内部绕组特征参数的测量,采用目前世界发达 正在开发完善的内部故障频率响应分析(FRA)方法,能对变压器内部故障作出准确判断。变压器设计制造完成后,其线圈和内部结构就确定下来,因此对一台多绕组的变压器线圈而言,如果电压等级相同、绕制方法相同,则每个线圈对应参数(Ci、Li)就应该是确定的。因此每个线圈的频域特征响应也随之确定,对应的三相线圈之间其频率图谱具有一定可比性。变压器在试验过程中发生匝间、相间短路,或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冲撞,造成线圈相对位移,以及运行过程中在短路和故障状态下因电磁拉力造成线圈变形,就会使变压器绕组的分布参数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并改变变压器原有的频域特征,即频率响应发生幅度变化和谐振频点偏移等。并根据响应分析方法研制开发的变压器绕组测试仪,就是这样一种新颖的变压器内部故障无损检测设备。它适用于63kV~500kV电力变压器的内部结构故障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是将变压器内部绕组参数在不同频域的响应变化经量化处理后,根据其变化量值的大小、频响变化的幅度、区域和频响变化的趋势,来确定变压器内部绕组的变化程度,进而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变压器是否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是否需要进行大修。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一体机变压器绕组变形频响特性测试装置一、主要技术特点:?采用扫频法对变压器绕组特性进行测量,不对变压器吊罩、拆装的情况下,通过检测各绕组的幅频响应特性,对6kV及以上变压器,准确测量绕组的扭曲、鼓包或移位等变形情况。?测量速度快,对单个绕组测量时间1-2分钟以内。?频率精度非常高,精度高于0.001% 。?数字化频率合成,频率稳定性更高。?5000V电压隔离、充分保护测试电脑。?可同时加载9条曲线,各条曲线相关参数自动计算,自动诊断绕组的变形情况,给出诊断的参考结论。?分析软件功能强大,软件、硬件指标满足国标DL/T911-2004。?软件管理人性化、智能化程度高,设置好参数后,只需按一个键便可完成所有测量工作。?软件界面简洁直观,分析、存储、报告导出、打印等菜单一目了然。?现场接线简单、使用方便。二、主要技术指标?测量速度:单相绕组1分钟-2分钟?输出电压:Vpp-25V,测试中自动调整?输出阻抗:50Ω?输入阻抗:1MΩ (响应通道内置50Ω匹配电阻)?扫频范围:10Hz-2MHz(10MHz选配)?频率精度: 0.001%?每通道采样频率:100Msps?扫频方式:线性或对数,扫频间隔和点数可任意设置?曲线显示:幅频曲线(相频曲线,选配)?测量动态范围宽:-120dB~20dB?供电电压:AC220V±10%?主机重量: 6kg?主机体积:352mm*272mm*150mm三、选型备注: 根据以下指标,分为不同型号:● 扫频范围 2M/10M● 幅频曲线/相频曲线● 分体机/一体机● 单相/三相自动测试● 频响法/频响法+阻抗法二合一等★ 本产品可依据用户需求指标设计制做。
天正华意电气设备(南平市分公司)目标:“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多的 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咨询平台和购买平台,让客户安心购买放心使用 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 公司理念:“服务体现价值”。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和保障,并以“客户的需要就是我们不断的追求”为基础。不断的完善,提高 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产品质量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客户。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二、频响法主要技术特点1.采集控制采用高速、高集成化微处理器。2.笔记本电脑与仪器之间通信USB接口。3.硬件机芯采用DDS专用数字高速扫频技术(美国),通过测试可以准确诊断出绕组发生扭曲、鼓包、移位、倾斜、匝间短路变形及相间接触短路等故障。4.高速双通道16位A/D采样(现场试验改变分接开关,波形曲线有明变化)。5.信号输出幅度软件调节,幅度峰值±10V。6.计算机将检测结果自动分析和生成电子文档(Word)。7.仪器具有线性扫频测量和分段扫频测量双测量系统功能,兼容当前国内两种技术流派的测量模式。8.幅频特性符合关于幅频特性测试仪的技术指标。横坐标(频率)具有线性分度及对数分度两种,因此打印出的曲线可以是线性分度曲线也可以是对数分度曲线,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9.检测数据自动分析系统横向比较A、B 、C三相之间进行绕组相似性比较其分析结果为:①一致性很好②一致性较好③一致性较差④一致性很差,纵向比较A-A、B-B、C-C调取原数据与当前数据同相之间进行绕组变形比较其分析结果为: ①正常绕组②轻度变形③中度变形④严重变形10.可自动生成Word电子文档,供保存和打印。11.该仪器完全满足电力标准DL/T911-2004《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的技术条件。